黄山市市场监管局权力事项廉政风险点情况表(2025年版)
序号 | 权力事项 | 廉政风险点数量 | 表现形式 | 等级 | 防控措施 | 责任人 |
1 | 企业登记 | 4 | 收理风险:收理不及时,没有在收到申请材料当场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没有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 中 | 1.完善政务公开制度,通过互联网、公示栏、办事指南和告知单等形式将登记资料予以公开; 2.加强窗口管理,设立群众举报热线和举报信箱,接受群众监督; 3.加强内部监督检查。 |
登记注册局(行政审批办)收理人员 |
审查风险: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予以审查通过;需要对申请材料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没有指派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予以核实;接受申请人请托,把关不严,对不符合登记条件的登记申请予以审查通过。 | 高 | 1.落实首办责任制,将每一件登记申请落实到人; 2.建立疑难登记事项会审制度; 3.加强业务培训与考核,提升登记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 4.落实责任追究制,对登记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5.加强思想教育,牢固树立服务宗旨,不断提高勤政廉政的自觉性,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廉洁自律意识。 |
登记注册局(行政审批办)审查人员 | |||
决定风险:未当场或法定承诺时限内作出是否准予登记的决定。 | 低 | 1.加强内部监督检查; 2.及时公开登记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
登记注册局(行政审批办)决定人员 | |||
送达风险:准予登记的,未按规定出具《准予登记通知书》,颁发营业执照;不予登记的,未按规定出具《登记驳回通知书》,并注明不予登记的理由,告知申请人依法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的权利。 | 低 | 1.加强内部监督检查; 2.对申请人进行回访。 |
登记注册局(行政审批办)送达人员 | |||
2 | 气瓶充装单位许可 | 4 | 受理风险:对于许可事项受理不及时 | 低级 | 1.建立许可受理台账,定期进行检查; 2.严格按照法规程序进行监督; 3.纪检跟踪督察,受理举报投诉。 |
对于许可事项受理不及时 |
审查风险:不按照有关许可规定进行审查 | 高级 | 1.规范审查程序; 2.加强对现场鉴定评审工作等审查工作的监督。 |
1.行政许可审查岗位;2.现场观察、评审员;3.评审机构 | |||
决定风险:久拖不批或越权审批,无故拖延办理; 利用职务便利接受贿赂为当事人谋利益; 随意行使自由裁量权。 | 高级 | 1.建立行政许可办理实时监控; 2.及时公开处理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3.对重要的决定实行集体决定。 |
1.局分管负责人; 2.行政审批办公室主任 |
|||
送达风险:证书不送达或送达不及时 | 低级 | 1.实行送达回执制度; 2.对当事人进行回访。 |
1.行政许可办理岗位; 2.行政许可受理岗位。 |
|||
3 | 食品生产许可 | 6 | 受理环节:对不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对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或无正当理由拖延受理;刁难申请人,徇私谋利;未一次性告知和说明所需材料。 | 中 | 事前: 1.加强廉政教育,开展警示活动; 2.制定受理、审核、审批操作规程; 3.制定考核奖惩办法; 4.主动公布办事指南和监督电话。 |
行政许可受理岗位 |
审查环节:对申报材料的审查把关不严,对重大质疑点,疏忽或故意隐瞒;未按规定程序进行操作;刁难申请人,徇私谋利;审查超时。 | 高 | 事后: 1.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2.对问题轻微者予以诫勉谈话,限期办结或限期纠正弥补; 3.对重大违规违纪问题,按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给予通报批评、取消评先评优资格,并依纪给予处分。 |
行政许可审查岗位 | |||
现场核查环节:对现场核查把关不严;未现场核查安排开展核查;刁难申请人,徇私谋利。 | 高 | 检查员 | ||||
评审环节:对审批资料把关不严;刁难申请人,徇私谋利;办理超时。 | 高 | 1.评审人员; 2.评审机构。 |
||||
审批环节:违规审批,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的,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不予行政许可;刁难申请人,徇私谋利;审批超时。 | 高 | 1.局分管负责人;2.行政审批办公室主任。 | ||||
送达环节:未及时送达文件 | 低 | 受理人员 | ||||
4 | 行政处罚事项 | 5 | 调查取证风险:调查取证时接受请托,办理人情案;伪造、丢失、损毁、不按规定取证,导致案件调查无法正常进行 | 高级 | 1.规范处罚程序,现场调查取证必须两人以上; 2.调查取证可采取现场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 |
办案人员 |
案件审核风险:案件审理不客观公正;适用法律不准确,自由裁量不合理。 | 高级 | 1.规范审核程序,严格按照《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规定开展审核; 2.严格执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制度。 |
案件审核人员 | |||
决定风险:久拖不批或越权审批,无故拖延案件办理;利用职务便利接受贿赂为当事人谋利益;该集体讨论决定不上会,少数人说了算 | 高级 | 1.执行内部监督检查,纪检跟踪督察制度; 2.严格层级审批制度; 3.严格执行听证程序,重大案件实行集体讨论。 |
1.局分管负责人; 2.局主要负责人。 |
|||
告知风险:在案件办理中不履行法定告知义务 | 高级 | 1.严格政务公开制度; 2.健全信访投诉举报受理制度; |
办案人员 | |||
送达和执行风险:不履行送达程序;对已作出处罚决定的案件不执行、不及时执行或变通。 | 高级 | 1.加强政务公开,对被处罚当事人进行回访; 2.对案卷处理进行抽查,加强对执行情况的监督。 |
1.办案机构负责人; 2.办案人员。 |
|||
5 | 股权(基金份额、证券除外)出质登记 | 4 | 受理风险:对符合规定条件的股权出质申请不及时受理,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股权出质申请予以受理 | 中级 | 1.公示股权出质登记的相关规定; 2.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监督。 |
登记注册局(行政审批办)受理人员 |
审查风险:不按规定审查股权出质申请材料。 | 中级 | 1.规范股权出质登记审查的程序和办法; 2.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监督。 |
登记注册局(行政审批办)审查人员 | |||
决定风险:不在规定时间内作出决定;利用职务便利收受贿赂;随意行使自由裁量权;不按规定作出股权出质登记的决定。 | 高级 | 1.执行内部监督检查、纪检跟踪督查制度; 2.严格履行服务承诺、政务公开和投诉举报受理制度。 |
登记注册局(行政审批办)决定人员 | |||
送达风险:未能及时将股权出质通知书送达当事人 | 中级 | 1.严格政务公开制度; 2.健全投诉举报受理制度; 3.实行当场送达制度。 |
登记注册局(行政审批办)送达人员 | |||
6 | 企业名称争议裁决 | 5 | 受理风险:对符合规定条件的企业名称争议申请不及时受理,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企业名称争议申请予以受理 | 中级 | 1.公示企业名称预核准以及处理争议的相关规定; 2.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监督。 |
登记注册局(行政审批办)受理人员 |
调查风险:调查取证时接受请托,伪造、丢失、损毁、不按规定取证,影响案件的正常调查 | 中级 | 1.规范调查的程序和办法; 2.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监督。 |
登记注册局(行政审批办)审查人员 | |||
告知风险:在处理过程中不履行法定告知义务 | 中级 | 1.严格政务公开制度; 2.健全投诉举报受理制度。 |
登记注册局(行政审批办)审查人员 | |||
决定风险:不在规定时间内作出处理决定;利用职务便利收受贿赂;随意行使自由裁量权;不按规定作出处理决定。 | 高级 | 1.执行内部监督检查、纪检跟踪督查制度; 2.严格审批制度,重大疑难案件必须集体讨论; 3.严格履行服务承诺、政务公开和投诉举报受理制度。 |
登记注册局(行政审批办)决定人员 | |||
送达风险:未能及时将处理决定送达当事人 | 中级 | 1.严格政务公开制度; 2.健全投诉举报受理制度。 |
登记注册局(行政审批办)送达人员 | |||
7 | 公司章程修改未涉及登记事项备案 | 3 | 受理风险:受理不及时,没有在收到申请材料当场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没有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不予受理的,未告知理由。 | 中 | 1.完善政务公开制度,通过互联网、公示栏、办事指南和告知单等形式将登记资料予以公开; 2.加强窗口管理,设立群众举报热线和举报信箱,接受群众监督; 3.加强内部监督检查。 |
登记注册局(行政审批办)受理人员 |
审查风险:对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予以审查通过;接受申请人请托,把关不严,对不符合备案条件的申请予以审查通过。 | 中 | 1.落实首办责任制,将每一件备案申请落实到人; 2.加强业务培训与考核,提升登记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 3.落实责任追究制,对登记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追究相关人员责任;4.加强思想教育,牢固树立服务宗旨,不断提高勤政廉政的自觉性,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廉洁自律意识。 |
登记注册局(行政审批办)审查人员 | |||
决定风险:未当场作出是否准予备案的决定,备案通知书未当场予以送达。 | 低 | 1.加强内部监督检查; 2.对申请人进行回访。 |
登记注册局(行政审批办)决定人员 | |||
8 | 公司董事、监事、经理变动备案 | 3 | 受理风险:受理不及时,没有在收到申请材料当场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没有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不予受理的,未告知理由。 | 中 | 1.完善政务公开制度,通过互联网、公示栏、办事指南和告知单等形式将登记资料予以公开; 2.加强窗口管理,设立群众举报热线和举报信箱,接受群众监督; 3.加强内部监督检查。 |
登记注册局(行政审批办)受理人员 |
审查风险:对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予以审查通过;接受申请人请托,把关不严,对不符合备案条件的申请予以审查通过。 | 中 | 1.落实首办责任制,将每一件备案申请落实到人; 2.加强业务培训与考核,提升登记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 3.落实责任追究制,对登记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追究相关人员责任;4.加强思想教育,牢固树立服务宗旨,不断提高勤政廉政的自觉性,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廉洁自律意识。 |
登记注册局(行政审批办)审查人员 | |||
决定风险:未当场作出是否准予备案的决定,备案通知书未当场予以送达。 | 低 | 1.加强内部监督检查; 2.对申请人进行回访。 |
登记注册局(行政审批办)决定人员 | |||
9 | 公司清算组成员及负责人备案 | 3 | 受理风险:受理不及时,没有在收到申请材料当场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没有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不予受理的,未告知理由。 | 中 | 1.完善政务公开制度,通过互联网、公示栏、办事指南和告知单等形式将登记资料予以公开;2.加强窗口管理,设立群众举报热线和举报信箱,接受群众监督;3.加强内部监督检查。 | 登记注册局(行政审批办)受理人员 |
审查风险:对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予以审查通过;接受申请人请托,把关不严,对不符合备案条件的申请予以审查通过。 | 中 | 1.落实首办责任制,将每一件备案申请落实到人; 2.加强业务培训与考核,提升登记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 3.落实责任追究制,对登记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追究相关人员责任;4.加强思想教育,牢固树立服务宗旨,不断提高勤政廉政的自觉性,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廉洁自律意识。 |
登记注册局(行政审批办)审查人员 | |||
决定风险:未当场作出是否准予备案的决定,备案通知书未当场予以送达。 | 低 | 1.加强内部监督检查; 2.对申请人进行回访。 |
登记注册局(行政审批办)决定人员 | |||
10 | 非公司法人改变主管部门,未涉及主要登记事项变更的备案 | 3 | 受理风险:受理不及时,没有在收到申请材料当场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没有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不予受理的,未告知理由。 | 中 | 1.完善政务公开制度,通过互联网、公示栏、办事指南和告知单等形式将登记资料予以公开; 2.加强窗口管理,设立群众举报热线和举报信箱,接受群众监督; 3.加强内部监督检查。 |
登记注册局(行政审批办)受理人员 |
审查风险:对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予以审查通过;接受申请人请托,把关不严,对不符合备案条件的申请予以审查通过。 | 中 | 1.落实首办责任制,将每一件备案申请落实到人; 2.加强业务培训与考核,提升登记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 3.落实责任追究制,对登记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追究相关人员责任;4.加强思想教育,牢固树立服务宗旨,不断提高勤政廉政的自觉性,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廉洁自律意识。 |
登记注册局(行政审批办)审查人员 | |||
决定风险:未当场作出是否准予备案的决定,备案通知书未当场予以送达。 | 低 | 1.加强内部监督检查; 2.对申请人进行回访。 |
登记注册局(行政审批办)决定人员 | |||
11 | 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列入、移出 | 3 | 1.未依法将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 | 中 | 1.严格履行工作职责,依法依规将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并向社会公示。 | 1.信用监督管理机构具体办理人员; 2.信用监督管理机构部门负责人。 |
2.未依法将企业移出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 | 2.规范工作程序,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作出移出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的决定。 | |||||
3.未规范开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信用修复。 | 3.严格执行信用修复相关工作制度,健全工作档案,规范开展信用修复工作。 | |||||
12 | 责令退还多收价款 | 4 | 有违法所得未退款 | 中 | 1.加强内部督查; 2.加强法规和制度学习,严格依法行政。 |
局负责人、承办人员 |
未制作退款通知书 | 低 | 办案人员 | ||||
对退款的事项未认真审核 | 低 | 办案人员 | ||||
未告知退款人退款期限以及未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 低 | 办案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