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假冒伪劣食品!
假冒伪劣食品是指伪造、冒充、掺杂、过期等违法违规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这些食品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潜在威胁,扰乱了市场秩序。现将常见防范假冒伪劣食品的方式提示如下,请大家提高警惕,共同监督抵制!
一、正规渠道购买。消费者应选择证照齐全、食品贮存环境良好的商家购买食品。在节假日或特殊时节,市场监管部门微信公众号可能会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示,消费者应予以关注并遵循相关建议。在购买食品时,应索要并妥善保管购物小票、发票等凭证,以便在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时能够及时维权。
二、细辨名称真伪。消费者在选购时,应仔细辨别食品名称,认准正规企业生产的食品。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和法规要求,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识应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等。
三、识破配料猫腻。消费者要警惕配料表与营养成分表明显不符的情况。如配料表中含有牛乳、奶粉等蛋白质原料,而营养成分表中蛋白质含量却为0g/100ml(或0g/100g)。遇到类似标签问题的产品,消费者不要购买。
四、小心免费陷阱。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品,警惕“亲情”营销、“神药”话术。正规保健食品包装上有“蓝帽子”标志和国家批准文号,可登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http://www.samr.gov.cn)查询产品批准文号是否真实。
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一旦发现误购了“假冒伪劣食品”,请拨打12315向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投诉举报。
黄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5月28日